《摆脱贫困》

2022-05-27 23:00

5月25日,多米尼加最大报《里斯汀报》刊登张润大使署名文章,介绍习近平主席重要著作《摆脱贫困》,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全文如下:

在中多建交四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著作《摆脱贫困》推介会在多米尼加库埃斯塔书店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高朋满座,读者云集。图书售卖所得部分收入,将用于支持当地社会公益事业。活动结束后,多个机构和友人联系使馆,希望获得习主席的著作。多米尼加人民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开放以及对中国书籍的兴趣,让我们深受鼓舞。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上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东部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当时,当地所属的9个县有6个被省里列为贫困县,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

习近平同志对消除贫困、促进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摆脱贫困》一书,正是收录了他在宁德工作期间的29篇重要讲话和文章,以及他为该书的题跋。全书涉及内容丰富,蕴含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等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摆脱贫困》思想深邃、文风生动、饱含哲理。书中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念,如“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穿石”精神、“经济大合唱”、“四下基层”工作作风等,有力鼓舞和指导了地方同志下定摆脱贫困的决心,依靠和发动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打响了一场彻底摆脱绝对贫困的攻坚战。去年,我们取得了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在此过程中,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党员、干部为减贫事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将习近平主席三十多年前的治理理念变成现实,充分证明了习主席的远见卓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摆脱贫困》一书提到:安定方能兴邦益众,动乱则将祸国殃民。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同舟共济,但一些国家为一己之私,操弄意识形态议题,把自己的发展和安全建立在他国贫穷落后和不安全基础上。这种基于单边和霸权的扩张思路,只会进一步扩大全球发展鸿沟,滋生更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为此,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为破解发展不平衡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提出了新思路。

中国有句成语叫“开卷有益”。衷心希望《摆脱贫困》一书能为多米尼加探索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增进中多双方相互了解提供启发和参考。